巢湖這十年丨奮力譜寫“宜居、宜業、宜游”精彩篇章
9月28日,“合肥這十年”之“縣區巡禮”篇巢湖市主題宣傳新聞通報會在巢湖舉行,巢湖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就巢湖十年來各方面發展進步情況作新聞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巢湖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合肥這十年”之“縣區巡禮”篇巢湖市主題宣傳新聞通報會現場
十年來,巢湖市大力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圍繞“穩存量、抓增量、提質量”,加快新舊動能轉化,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活力更加充沛,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四個百億“臺階”,2021年底躍升至523.1億元,年均增長8.4%。
自2021年實施“工業立市”三年倍增行動計劃以來,工業帶動成效顯著,產業優勢加快聚集,累計招引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6個,其中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0個;今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1.8%,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輕合金等“五大”產業鏈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40%;皖維、云海等龍頭企業根基穩固、轉型壯大,寶瑪克、歐菲光等新興力量迅速成長、增勢賦能,PVA光學薄膜、汽車級PVB樹脂等產品處于國內行業技術最前沿,鎂基合金材料年產量占全國的35%以上、占全世界的25%以上。
十年來,巢湖市全面踐行“兩山”理念,深入實施巢湖綜合治理“碧水、安瀾、富民”三大工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巢湖治理加快推進,梯次完工環巢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39個,中廟藻水分離站發揮效益;建設防洪堤防33.8公里,西壩口具備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條件;新(擴)建及改造污水處理廠21個,完成16處礦山生態治理修復。
此外,在污染防治方面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等指標持續向好;劣五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雙橋河、下湯水庫成功創建省級幸福河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國務院表彰,農村污水治理“巢湖模式”全國推廣。生態質量穩步提升,創成國家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城鎮8個、省級森林村莊87個,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3.2%。巢湖“十年禁漁”全面落實,巢湖半島、柘皋河、槐林“三大濕地公園”全面建成。獲評“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宜居生態示范城市”。
十年來,巢湖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辦好辦實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巢湖人民。
數據顯示,巢湖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3億元,實施扶貧(銜接)物化資金項目594個,出列貧困村平均年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脫貧人口年人均收入達1.5萬元,農村“三變”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集體經濟強村達55個,鄉村振興步伐不斷加快;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134.1億元,年均增長12.6%,發展紅利持續釋放;巢湖二中新校區揭牌啟用,博物館新館、圖書館正式開館,巢湖大橋、東外環路建成通車,長江供水工程、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加速推進;全省首個社會治理指揮調度中心群眾滿意率達99.8%,初信初訪化解率達95%。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掃黑除惡工作全省先進,去年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8.3%,位居全省前列,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十年風雨兼程,十年春華秋實,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巢湖市將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昂揚斗志、爭先進位的奮進姿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描繪“新興產業集聚地、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地、宜居宜業宜游美麗城市”的嶄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ㄎ?劉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