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通俗點說準備金率是什么意思?
2021-12-10 10:25 南方財富網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金融機構交給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外匯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將吸收的外匯存款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給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存儲的存款。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中國人民銀行控制外匯與人民幣匯率的貨幣政策手段。央行決議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為了防止外匯存款的快速增加或減少的情況,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和利率形成擾動。當人民幣匯率過快升值時,央行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能有效增加商業銀行間賣出人民幣,買入外匯的,對外匯需求提升,從而抑制人民幣升。
延伸閱讀:
存款準備金率介紹
RRR,即RMBDeposit-reserveRatio,全稱為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這一部分是一個風險準備金,是不能夠用于發放貸款的。這個比例越高,執行的緊縮政策力度越大。存款準備金率變動對商業銀行的作用過程如下:
增長關系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準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反之,亦然。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